分享:TC4鈦合金厚板熱處理熱透時間有限元仿真及驗證
TC4鈦合金在α+β型鈦合金中應用最為廣泛,該 合金是美國Illinois技術研究所于20世紀50年代初開 發出來的,是最早生產的鈦合金之一[1]。TC4鈦合金 厚板通常是指厚度>4.75 mm的TC4鈦合金板材,由 于其良好的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領域 廣泛使用。
鈦合金厚板熱處理過程中板材內部以熱傳導方 式傳遞熱量。鈦的熱導率較低,是鐵的1/4,銅的 1/7[2]。由于熱導率較低且板材厚度較厚,TC4鈦合金 厚板熱處理中的熱透時間問題尤為明顯,需要對其 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有限元仿真是利用數學近似的方法通過計算機 運算對真實物理系統進行仿真模擬,是解決復雜工 程分析計算問題的有效途徑[3]。有限元仿真在材料加 工、機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4-5]。
本文以TC4鈦合金厚板780℃熱處理為例,采用 計算機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對TC4鈦合金厚板熱處理的 熱透時間進行了有限元仿真研究,并通過驗證實驗 對有限元仿真得出的數據進行了比對驗證,以期找 到TC4鈦合金厚板熱透時間與板材厚度之間的關系。
實驗方法
本研究實驗分為計算機有限元仿真和熱透時間 驗證實驗兩部分,方法如下。
有限元仿真
計算機有限元仿真采用Simufact.forming軟件, 通過軟件內置建模模塊建立TC4鈦合金厚板模型,板 材建模規格如表1所示。
所建模型采用六面體單元進行網格劃分,設定 板材初始溫度20℃,退火溫度780℃,假設板材熱處 理過程中爐溫恒定780℃且板材各個方向受熱均勻。 規定板材從熱處理開始到板材幾何中心溫度到達 (780±10)℃時所用的時間為熱透時間。
熱透時間驗證實驗
熱透時間驗證實驗在H0301輥底式退火爐進 行,退火溫度設定780℃,爐溫控制精度為±10℃。
在板材邊部打盲孔并在板材表面和孔內安放 熱電偶,通過熱電偶實時監測板材表面和內部的溫 度。在有限元仿真采用的4個厚度規格中(見表1),考 慮到25.4和50.8 mm板材邊部的熱電偶安裝孔在板材 厚度方向上分布較密集(厚度方向上的孔間距分別為 6.35和12.7 mm),各監測點板材溫度因間距較小易造 成實驗數據對比性不明顯,而101.6 mm板材重量超 過實驗用退火爐爐輥承重極限,為兼顧實驗可行性 和數據可對比性,故在本實驗中采用76.2 mm板材進 行驗證。開孔孔徑φ5 mm,熱電偶直徑φ4 mm,熱電 偶監測點位于盲孔最深處,熱電偶分布位置如表2所 示。從板材進爐開始每隔1 min,計算機自動監控系 統對板材表面、內部和爐溫自動記錄一次各熱電偶 反饋的實時溫度數據。
如表2所示,1~3號熱電偶監測板材內部溫度,4 號熱電偶監測板材表面溫度,5號熱電偶監測爐溫。 其中3號熱電偶位于板材幾何中心,規定3號熱電偶監測溫度到達(780±10)℃時所用的時間為熱透時間。
結果與討論
有限元仿真
表3為有限元仿真25.4、50.8、76.2、101.6 mm 四個厚度規格TC4鈦合金厚板不同熱處理時間時的板 材幾何中心處溫度。從表3可以看出,通過有限元仿 真得出25.4、50.8、76.2、101.6 mm TC4鈦合金厚板 780℃熱處理熱透時間分別為25、50、70、90 min。 從表3可以看出,通過有限元仿真得出25.4、50.8、 76.2、101.6 mm TC4鈦合金厚板780℃熱處理熱透時 間分別為25、50、70、90 min。
圖1為有限元仿真25.4、50.8、76.2、101.6 mm四 個厚度規格TC4鈦合金厚板熱透時板材寬度1/2剖面 的溫度分布圖。從圖1可以看出,四個厚度規格TC4 鈦合金厚板熱透時板材各處溫度均在770~780℃,板 材表層溫度比內部溫度略高2~5℃。板材熱處理時 由于上下面受熱面積最大,熱量主要通過上下面傳 導至板材內部。隨著板材厚度增加,板材邊部受熱面積增大,邊部傳熱所占比例增加。經過熱透時間 后,板材各處溫度趨近于退火溫度±10℃,但由于 此時板材各處溫度梯度較小,板材升溫速率極為緩 慢,隨著熱處理時間繼續增加,板材各處溫度將無 限接近退火溫度。
表4為有限元仿真25.4、50.8、76.2、101.6 mm 四個厚度規格TC4鈦合金厚板熱透時間與板材厚度關系對照表。從表4可以得出,四個厚度規格TC4鈦 合金厚板熱透時間與板材厚度的比例系數約為0.9~ 1.0 min/mm,隨著板材厚度增加,該比例系數呈減 小趨勢。這是因為隨著板材厚度增加,板材邊部受 熱面積增大,邊部傳熱效應愈加顯著,從而增強了 傳熱效果,縮短了熱透時間。該熱透時間與板材厚 度的比例系數通過有限元仿真方法得出,有必要通 過實際熱處理實驗來進行進一步的驗證。
熱透時間驗證實驗
圖2為76.2 mm TC4鈦合金厚板780℃熱處理溫 度曲線圖。從圖2可以看出,板材板厚1/4、3/4及1/2 處溫度到達(780±10)℃用時60 min,即實驗板材熱透 時間為60 min。此外,板厚1/4處熱處理起始溫度約 100℃,板厚3/4及1/2處熱處理起始溫度約50℃,板 材表面熱處理起始溫度約400℃。總體來看,實驗板 材熱處理溫度曲線呈現出三個階段特征:第一階段 為線性升溫階段,對應熱處理的前15 min,此階段板 材升溫速率較快,板材溫度近似呈直線上升;第二 階段為非線性升溫階段,對應熱處理的15~60 min, 此階段板材升溫速率開始放緩,且隨著熱處理時間 的延長,升溫速率呈現出逐漸減小的趨勢;第三階 段為保溫階段,對應熱處理的60 min以后,此階段板 材升溫速率趨近于零,板材溫度無限接近于設定退 火溫度780℃。
圖3為TC4鈦合金導熱系數k隨溫度變化曲線 圖,該圖數據源自JMatPro數據庫。
,該圖數據源自JMatPro數據庫。 從圖3可以看出,TC4鈦合金導熱系數k隨溫度升 高而增大。根據熱傳導傅立葉定律:
其中,dQ為傳熱速率,W;k為導熱系數,W/(m·K); dA為導熱面積,m2 ;dt/dn為溫度梯度,K/m。線 性升溫階段板材導熱系數較小但具有較大的溫度梯度,板材升溫速率較快;非線性升溫階段板材導熱 系數增大但溫度梯度減小更為顯著,板材升溫速率 逐漸減??;保溫階段板材導熱系數雖較大但溫度梯 度趨近于零,板材升溫速度極為緩慢。
通過驗證實驗測得76.2 mm TC4鈦合金厚板 780℃熱處理熱透時間為60 min,熱透時間與板材厚 度的比例系數為0.79 min/mm,與之前同規格板材有 限元仿真的數據相比略小。這是因為有限元仿真建 模過程不可避免地要進行理想條件的假設,如假設 板材各處絕對均勻受熱,板材熱處理進爐過程的時 間忽略不計,板材熱處理起始溫度為室溫。而在實 際熱處理過程中,板材各處不可能絕對均勻受熱, 板材熱處理進爐和熱處理計時開始存在一定的時間 差,從而導致板材熱處理起始溫度高于室溫??傮w 而言,有限元仿真的熱透時間與驗證實驗測得的數 據相比較為接近,有限元仿真的數據結果具有一定 的參考價值。
結束語
(1) TC4鈦合金厚板熱處理過程中板材表層和內 部溫度分布不均,加熱初期板材升溫速率較快,加 熱中后期板材升溫速率明顯趨緩,經過熱透時間后 板材表層和內部溫度趨于一致并無限接近于保溫溫 度780℃。
(2) TC4鈦合金厚板780℃熱處理熱透時間與板材 厚度的比例系數為0.8~1.0 min/mm。
參考文獻
[1] 萊茵斯C,皮特爾斯M. 鈦與鈦合金.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2] 張喜燕,趙永慶,白晨光. 鈦合金及應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 社,2005
[3] 劉莊. 熱處理過程的數值模擬.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朱加銘. 有限元與邊界元法.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2
[5] 張國興,陶怡,王永科,等. 鋼坯內部溫度場動態預報模型及 ANSYS分析研究. 熱加工工藝,2009,38(15):34
文章來源——金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