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熱軋工藝參數對X80管線鋼成品組織的影響
管線鋼是指用于輸送石油、天然氣等管道所用的一類具有特殊要求的鋼種,根據厚度和后續形成等方面的不同,可由熱連軋機組、中厚板軋機生產熱板,經螺旋焊接或直縫焊接形成大口徑鋼管。管線鋼應用環境可分為高寒、高硫地區和海底鋪設3類。這些工作環境惡劣的管線,線路長,又不易維護,對質量要求都很嚴格。管線鋼面臨的諸多挑戰包括:油氣田大部分在極地、冰原、荒漠、海洋地區,自然條件較為惡劣,或者為了提高運輸效率,管道的口徑不斷被擴大,輸送壓力不斷被提升。需要管線鋼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厚壁、高強度、高韌性、耐磨性),還應具有大口徑、可焊接性、耐嚴寒低溫性、耐腐蝕性、抗海水和抗氫致開裂(HIC)、抗硫化物應力腐蝕(SSCC)性能等。隨著這些需求的增加管線鋼的級別由原來的X46、X52、X60、X65逐步發展到X70、X80甚至X100、X120等更高級別[1−4],提高管線鋼的強度級別既能提升管道系統的抗壓能力,進而增加運輸量,又能降低管道壁的厚度,從而降低投入的建設成本,該兩點因素推動了高強管線鋼的研發與產業化。高強度管線鋼的設計一般采用較低的C含量,提高鋼材的塑性和可焊性能,通過添加微量合金元素Nb、V、Ti、Mo、B、Mn元素等[5],改善鋼的各種性能,再通過控軋控冷工藝,獲得一定的硬化相,比如貝氏體、甚至微量的馬氏體,并通過晶粒細化、微合金的沉淀強化等手段獲得優良的強度和塑性綜合性能。本文以X80管線鋼為研究對象,采用了低C、微合金Nb、V、Ti、Cr、Ni、Mo的成分設計理念,通過實驗室模擬軋制過程和冷卻過程對鋼材組織的影響規律,匹配了多種熱軋的工藝控制方案,從而獲得不同的金相組織,為工業生產制定合理的控制軋制工藝提供制定依據。
1. 實驗材料和方法
應用多功能真空感應爐進行冶煉,獲得如表1所列成分的X80管線鋼鋼錠,然后對鋼錠進行機加工,獲得熱模擬需要的試樣塊,機加工采用帶鋸和線切割方式,最終獲得的試樣尺寸為10 mm×15 mm×20 mm的立方體,備用。
實驗方案:實驗在Gleeble3500動態熱模擬機上進行,模擬加熱爐加熱,粗軋過程、精軋過程等軋制過程,采用交叉實驗,重點模擬了精軋過程,選用不同的精軋開軋溫度、終軋溫度、冷卻速率,模擬不同的卷取溫度,緩冷至室溫,而后使用金相顯微鏡和透射電鏡檢測,觀察其組織和形貌,根據不同參數下得到的組織找到最優的關鍵參數。交叉實驗方案如表2,其中鑄坯加熱溫度為1180 ℃保溫3 min,粗軋1020 ℃變形30%,應變速率15 s–1,試樣壓下的最終厚度為4.0 mm。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通過金相顯微鏡觀察各個工藝的金相組織如圖1所示。
通過場發射掃描電鏡觀察各個工藝下不同試樣的組織形貌如圖2所示。
從以上金相顯微鏡和電鏡實驗檢測可以得出各個實驗條件下,產品的組織,具體見表3。
X80管線鋼若想獲得高的產品機械性能和高的低溫沖擊性能,較為理想的組織為針狀鐵素體(多邊形鐵素體、粒狀貝氏體、貝氏體鐵素體)和多邊形鐵素體的混合組織,隨著加速冷卻速率的提高,可能在組織中出現分布的MA島。
第1種實驗方式,采用相同的軋制工藝,比較不同的冷卻速度和卷取溫度獲得不同的組織(試樣1#~6#)。選用500 ℃卷取溫度時,無論是高冷速還是低冷速,均無法獲得針狀鐵素體,僅能得到貝氏體和先共析鐵素體,因此不適用生產X80產品,無法獲得良好的組織;根本原因是500 ℃卷取時,由于溫度較高,針狀鐵素體轉變難以進行完全,在緩冷過程中有可能形成多邊形鐵素體或發生塊狀轉變,然后在冷卻過程逐漸形成鐵素體和貝氏體的混合組織。
選用350 ℃卷取溫度時,采用冷速大于25 ℃/s,產品也無法獲得針狀鐵素體,僅能得到貝氏體和先共析鐵素體,隨著冷速的增大先共析鐵素體含量減少。而采用冷速為15 ℃/s,獲得的組織為貝氏體、鐵素體、針狀鐵素體、微量MA島,該工藝較為適用生產X80產品。根本原因由于針狀鐵素生成溫度高于貝氏體生成溫度,當350 ℃卷取時,如冷速較高(25 ℃/s以上),針狀鐵素體生成孕育時間不足,針狀鐵素體無法完全形成,僅能在后續冷許過程中生成貝氏體組織;如冷速較低(15 ℃/s),針狀鐵素體生成有充足的孕育時間,則針狀鐵素體組織生成量占主要部分,剩余的奧氏體轉變為貝氏體組織和微量MA島。
第二種實驗方式,采用低溫終軋的試樣方式(試樣7#和8#),無論采用高溫還是低溫的卷取溫度,均能獲得較為理想的組織,根本原因為隨著終軋溫度的降低,奧氏體相變溫度點降低,實驗鋼變形后獲得的組織缺陷及形變能累積作用明顯,針狀鐵素體的形核驅動力加大,形核率增加,從而提供更多的相變形核位置,針狀鐵素體轉變較完全,這時即使較大冷速(32 ℃/s)冷卻至卷曲溫度仍可以形成以針狀鐵素體為主的混合組織。
但是由于終軋溫度較低,對于熱軋機是個很大的挑戰,在產線能力具備的情況下,可以推廣使用,總體趨勢是,終軋溫度降低是有利于形成針狀鐵素體。
3. 結論
(1)采用第1#、4#熱軋工藝,可以得到的組織為貝氏體和少量先共析鐵素體。
(2)采用第2#、5#種熱軋工藝,可以得到先共析鐵素體和貝氏體的雙相組織
(3)采用第3#種熱軋工藝,可以得到的組織為貝氏體和先共析鐵素體和微量MA組織,存在碳化物析出,強度韌性會有所降低。
(4)采用第6#、7#、8#種熱軋工藝,可以得到的組織為貝氏體和鐵素體和針狀鐵素體和微量MA組織,為較理想組織狀態。該三種工藝方案可以實現X80管線鋼組織需求,但是結合軋機能力,第6#試樣方案是較為理想的熱軋工藝。
文章來源——金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