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5000t壓平機托輥及鋪板改型探討
文章主要介紹舞鋼熱處理厚板生產線設備5000 t壓平機,通過對壓平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探討與分析,根據壓平機現場維護工作量和備件備品消耗,綜合分析影響壓平機鋼板運送功能的原因,通過對壓平機平臺鋪板和托輥升降裝置等機構合理改型,改善壓平機工作穩定性,保證設備順行,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維護及備件、備品消耗。
5000 t壓平機位于舞鋼熱處理厚板生產線,主要作用是利用大型油缸技術對未達到平直度要求的鋼板進行矯正,以滿足不同客戶對鋼板外觀質量的要求。
壓平機主要有六大系統組成:本體裝置、橫移小車裝置、托輥升降裝置、鋼板移送裝置、平臺鋪板裝置和液壓電控系統。根據鋼板的屈服強度不同,工作厚度在40~410 mm厚不等,鋼板最大單重達到40 t。
本文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壓平機平臺鋪板裝置和托輥升降裝置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加以分析與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優化改型建議。
問題分析
壓平機平臺鋪板裝置是工作臺兩側長度方向的延伸,上表面低于工作臺上平面,由鋪板、支架等組成,承受鋼板重量以及鋼板的沖擊。托輥升降機構共4套,每套機構由兩個油缸、托架、四連桿同步機構、導向裝置、托輥裝置等組成。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鋪板支架、連接梁的剛度和強度稍顯不足。隨著大單重鋼板越來越多,生產作業率越來越高,在上下鋼的過程中,磁力吊不可避免會出現脫磁、過磁等各種現象,造成鋪板移位及鋪板支架、連接梁變形嚴重的后果,鏈條上、下運行滑道無法保證,鏈條卡阻、開扣、斷裂頻繁。
(2)托輥升降機構復雜龐大,基坑下部空間異常狹小,發現問題與處理問題較困難。比如下部鏈條斷裂連接,下部鏈條滑道脫落恢復安裝,更換升降液壓缸,查找漏油等問題處理起來就比較費時費力。
(3)小托輥承載運轉能力不足。托輥運行卡阻、鏈條負荷加大增加斷裂頻率,所以現場工作臺兩側已經各改造加裝4件φ400 mm托輥,同時自潤滑軸承改調心滾子軸承。改造完成后工作臺兩側鋼板移送效果明顯。
改型探討
(1)鋪板部分改型(靠近工作臺兩側托輥已經改型)。原鋪板厚度為80 mm,南北向共三排,由小塊拼湊而成,共24塊,數量眾多,吊裝固定困難且步驟繁復。建議中間部分鋪板增厚,改為150 mm厚,南北向三塊改為一體,其上加工鏈條滑道與托輥空間,兩端水泥支撐改鋼梁底座,并設減震碟簧。改型優點:鋪板吊裝找正簡單方便,定位可靠,同時鏈條滑道自然而成,不用后期加工制作焊接滑道,而滑道的穩定性直接保證了鏈條在其中平穩運行,減少因鏈條滑道變形而造成的斷裂。
(2)鋪板支架與連接梁改型。原支架為14#槽鋼、180 mm×180 mm方鋼管、200 mm×150mm H型鋼等組成,剛度稍顯不足,長時間承重載荷和沖擊,變形嚴重,以致現在無法用螺栓固定,全部焊接連成一體,拆裝異常麻煩。因此建議支架與連接梁改為鋼構件,增加承重與抗彎、抗扭能力,同時下鏈條滑道隨鋼構件同時設計加工,保證鏈條滑道的同時增加支架穩定性。
(3)部分小托輥改型。原小托輥共112件,軸細踏面窄且為自潤滑軸承,整體尺寸嬌小且數量眾多,所以鋪板標高稍有降低,就會出現裸露在外現象(小托輥下極限水平低于鋪板10 mm),增加托輥和框架被沖擊風險。建議鋪板改型同時,增大托輥,增寬滾輪踏面,把自潤滑軸承改為調心滾子軸承,以減小摩擦阻力,提高運行通暢性。
(4)如圖1能夠直觀體現出改型整體方案。從圖1中可以看出,鋪板一體,支撐力由兩端水泥基礎和中間梁提供,固定由兩端螺栓(4條M64螺栓,原120條M24螺栓)或銷軸緊固,若下部檢修,拆卸鋪板非常方便。托輥踏面改型200 mm寬,托舉平穩,運轉流暢,單個鋪板總數量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3件或6件。
(5)小托輥自潤滑軸承改調心滾子軸承或圓柱滾。子軸承結構有兩種形式,如圖2描述。兩種結構各有優劣:托輥結構(一)軸承內鑲滾輪內部,結構緊湊,零部件少,裝配方便;托輥結構(二)單獨加工軸承座,結構尺寸較大,零部件多,裝配復雜,但結實耐用。總體來說,建議使用托輥結構(二)。
(6)小托輥升降框架整體不變,但靠近工作臺兩側,建議加裝輔助頂升液壓缸(外伸梁處),增大框架抗彎能力,保證托輥起升高度。
結束語
根據壓平機現場維護工作量和備件備品消耗,綜合分析影響壓平機鋼板運送功能的原因,通過對壓平機鋪板和托輥合理改型來解決壓平機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保證設備順行,提高生產效率。
文章來源——金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