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高端緊固件市場規模將達到590億元
中國的緊固件行業,萌芽于1958年,其跨越式發展早在1958年之前,就已經處于醞釀和試探之中。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在翻譯轉化蘇聯標準的基礎上,提出了第一批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在這批國家標準中,GB2-121-58共120個標準都是緊固件標準。1959年至1960年,原第一機械工業部批準頒布了JB9--72-59和JB123--161-60等《機械工業通用標準》。這些國家標準和機械工業通用標準初步形成了我國的"第一代緊固件標準西"在這一體系中,國家標準覆蓋了最通用的螺栓、螺釘、木螺釘、螺母、墊圈、鉚釘和銷等共7類產品。《機械工業通用標準》比國標多出螺柱(又稱雙頭螺柱、雙頭螺栓、螺樁工擋圈、自攻螺釘、異型緊固件和有色金屬緊固件等內容。
近幾年,我國緊固件行業的產量處于穩定增長態勢,2014年,我國緊固件行業的整體產量為720萬噸,2015年增長到728萬噸,2016年上漲到742萬噸,到了2017年,整體產量已經達到747萬噸,2018年全年已經達到760萬噸。
進入2018年,在汽車、高鐵、航空等行業的帶動下,2018年第一季度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呈現穩步增長,企業收入增長平穩,運行持續提升,產品進出口趨勢良好,行業實現總產值約8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呈穩定發展的趨勢。2018年全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9.65萬億元,增長7.9%,占我國出口總值的58.8%,比2017年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出口增長8.3%,手機出口增長9.8%。其中緊固件出口總值約為58.96億美元,出口量約為300.68萬噸。
據千訊咨詢發布的《中國緊固件市場發展研究及投資前景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緊固件的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380億元。
高端緊固件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高鐵、風電、核電、汽車及船舶等領域,此領域多屬于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
近年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迅速,帶動高端緊固件制造業穩定發展,早在2013年,我國智能制造、高速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占裝備制造業比重已經超過10%。高端裝備制造業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得到國家大力支持。
高端緊固件市場規模將伴隨著航空航天、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核電、風電以及汽車等行業的快速發展而持續走高,2019年,中國高端緊固件市場規模將達到5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