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測百科]分享: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生鐵樣品中14種元素的含量2025年04月17日 10:44
- 提出了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生鐵樣品中硅、錳、磷、硫、鎳、鉻、釩、鉬、銅、鈦、鎢、砷、錫、鉛等14種元素含量的方法。生鐵樣品(直徑35 mm,厚度8 mm)采用賀利氏鐵水取樣器取得,在紅熱狀態下立即敲出,放入冷水槽中急速冷卻,再用粒度為0.25 mm的砂紙打磨,通過儀器自帶的數字回歸法校正譜線重疊干擾,以生鐵標準樣品和內控樣品繪制校準曲線。結果表明,各元素的檢出限為0.000 3%~0.001 4%。樣品精密度試驗所得測定值的相對標準偏差(n=10)均小于2.5%。方法用于分析3個實際生鐵樣品,各元素的測定結果均與對應國家標準方法的基本一致。
- 閱讀(2) 標簽:
- [檢測百科]分享: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生鐵樣品中14種元素的含量2025年02月11日 13:22
- 鐵水成分的檢測作為轉爐煉鋼前的重要工序,直接關系到煉鋼成分的調配和鋼的質量,因此準確測定鐵水中各元素的含量對后續轉爐冶煉過程中控制鋼水成分至關重要。近年來,為了加快煉鋼生產節奏以及轉變鐵包加廢鋼的工藝,需要預知加廢鋼后的鐵水成分,以便在生產過程中控制冶煉工序中鋼水中各元素的含量,還對鐵水中各元素的檢測周期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
- 閱讀(4) 標簽:
- [檢測百科]分享:120 t轉爐高磷鐵水單轉爐雙聯法研究2024年07月31日 13:40
- 本文針對某鋼鐵廠120 t轉爐冶煉工藝進行實驗研究,通過單轉爐雙聯法冶煉工藝進行脫磷冶煉,并用SPSS統計分析脫磷率影響因素的相關性。研究發現新工藝能夠提高鋼水的質量,脫磷率達到86.52%,同原工藝相比提高了2.69%。相關性分析結果與工業實驗結論一致,石灰消耗和冶煉終點溫度是影響脫磷率的重要因素。其次,新工藝發現供氧時間縮短,而且每爐中造渣劑石灰節約了540 kg/爐,降低了鋼鐵料消耗、石灰消耗,實現鋼鐵廠穩定生產,使噴濺事故率減少到27.5%,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 閱讀(15) 標簽:
- [檢測百科]分享:120 t轉爐能效補償研究2024年07月22日 10:05
- 加焦丁對轉爐煉鋼工藝進行能效補償技術有效解決了采用加入大量廢鋼增產等方法時煉鋼熱量不足的問題,有利于提高轉爐熱利用效率,達到提高鋼產量、降低鐵水單耗、降低鋼鐵料消耗的目標。本文針對某廠120 t轉爐能效補償工藝進行了研究,討論了某廠能效補償冶煉工藝在出鐵處和轉爐冶煉中加入焦丁技術的特點,實現了某廠鐵水單耗從810.3 kg/t鋼降到805.3 kg/t鋼,同時終點鋼水過氧化率從18.8%降到17.8%,石灰降低2 kg/t鋼,實現鋼鐵廠穩定生產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 閱讀(8) 標簽:
- [檢測百科]分享:鐵水從高爐到轉爐或電爐載運過程中的溫降規律2024年06月13日 10:18
- 由于鐵水溫度遠高于環境溫度,因此鐵水罐運輸過程中難免發生鐵水溫度的損失,為了控制鐵水罐運輸過程鐵水溫度降低,降低能源消耗,眾多學者對鐵水罐運輸過程的傳熱和鐵水溫降進行了研究[6?9]。如仇灝等[10]采用數值模擬的方法研究了210 t鐵水包包蓋和鐵水液位對鐵水溫降速率的影響。戴方欽等[11]研究了鐵水包加揭蓋對鐵水溫度的影響。也有學者通過對鐵水罐溫降的研究,建立了鐵水的溫降模型。如李海峰等[12]基于極限學習機建立了溫降預測模型研究鐵水溫降。
- 閱讀(19) 標簽:
- [檢測百科]分享:高爐爐缸高效運行的改進措施2024年06月12日 09:11
- 本鋼7號高爐(2850 m3)于2005年9月開爐,累計生鐵產量為2505.15萬t,單位爐容生鐵產量9095 t/m3。2016年以來,7號高爐爐缸2段、3段冷卻壁水溫差及熱流強度不斷升高,超過安全生成警戒線,給高爐生產和順行帶來嚴重危害。目前,7號高爐爐缸存在隨時被燒穿的局面,通過在入爐礦石中增加釩鈦礦、優化調整布料矩陣、及時放凈鐵水及爐渣、控制冶煉強度、局部使用內徑110 mm和長度630 mm的風口、根據水溫差和熱流強度趨勢臨時堵部分風口等技術措施。爐缸水溫差和熱流強度逐步降低,在安全范圍內合理運行,生鐵成本、燃料消耗、鐵水質量等指標明顯好轉,達到正常水平。
- 閱讀(8) 標簽:
- [檢測百科]分享:一體化熱熔渣巖棉生產新工藝2024年05月06日 13:24
- 我國每年鋼鐵產量約10億t,噸鐵高爐渣比為0.25~0.3 t,高爐渣作為鐵水的副產品產量很大。高爐渣中SiO2、Al2O3、CaO和MgO等主要成分質量分數約占85%~90%,堿度0.9~1.0,屬于硅酸鹽材料。目前,高爐渣處理主要采用水淬法和干渣法。
- 閱讀(6) 標簽: